top of page
搜尋
噴火龍之我見。
就烘焙的過程而言,全熱風較半熱風直火等更好的優勢,就是上色的均勻度。 半熱風受到鍋體蓄熱的影響,雖然可以以較小抽風量烘焙,但是鍋體的傳導熱影響變大,就穩定控制烘焙的角度來說是很難實現的;即使採用了雙層鍋,卻又因為需要提高內鍋的溫度必須加大抽風量,原本的優勢也變的薄弱。...
SOLIDER TSAI
2024年9月19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熱風回收與清潔的空氣排放這件事
近年來討論越來越多的是關於烘豆過程排出的煙塵問題。想當然爾,目標是減少空氣汙染,對於烘焙排出的煙塵對於一般人而言都仍是個困擾,而這其實跟一般鹽酥雞或燒烤攤位排出的煙造成的困擾一樣。相對於鹽酥雞油炸燒烤的攤位,甚至油炸物的連鎖店,對於油煙的處理大多都是以靜電機對應,後來也逐漸...
SOLIDER TSAI
2024年9月19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烘焙桶進入熱風的遠與近
自從做了全熱風的烘豆機(V系列),對於熱風的路徑開始有些心得? 以目前主流的半熱風系統來說,為了提高熱風通常是提高抽風的壓力並重視攪拌葉片的混合效果,由於熱源會先加熱烘焙桶,因此提高熱風的同時為了避免鍋體溫度過高,將火焰遠離烘焙桶或是加裝檔片又或是改為雙層鍋。...
SOLIDER TSAI
2024年8月6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全熱風烘豆機與抽風壓力之間...
目前較易見到幾個全熱風烘豆機品牌,例如:Loring 、IMF等等;也有新進的品牌,例如:Typhoon、Sivetz等等。 其實全熱風重點就是控制進入烘焙桶的熱風溫度,熱風溫度每一家都有自己控制的方式,但是在烘焙量的基礎上,想要調整抽風量似乎就不太可能。例如Typhoon...
SOLIDER TSAI
2024年7月28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較早期的直火烘豆機。
以目前看到的日本的Lucky machine所製作的SLR直火系列,與富士皇家的直火1kg烘豆機,可推測的參考來源是Royal coffee roaster NO.5,國外目前仍有蠻多人仍然在使用,算是非常經典的設計。 從影片中的資訊可以看到原本製造這台烘豆機的美國公司:A...
SOLIDER TSAI
2024年7月14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日本的Lucky烘豆機
最早接觸到烘豆機的一些資料中,日本方面,除了富士皇家外,另一個就是Lucky。 現在是: ラッキーコーヒーマシン株式会社 屬於UCC集團的範疇。早期的烘豆機現在仍沒有太多改變,日本也有很多的咖啡店仍然使用著,主要是直火烘豆機。原型應該來自於美國的Royal...
SOLIDER TSAI
2024年6月18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炭焙之一_富士皇家3kg直火
最早是DIY002採用炭焙的模組。 大概是什麼都想試試的心情,測試了許多種木炭,最後備長炭太貴,用了一次後,就都只採用炭精了。 也有一些客戶專門採用炭焙,但是炭焙最大的問題是準備木炭與收拾的工作。畢竟炭精需要一些時間才能燃燒,而烘完後還會留下一些未燃燒完的炭,收拾也是蠻麻煩...
SOLIDER TSAI
2024年6月2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V_1.5在烘豆機歷史上的一個節點_5
這幾天清理水洗機,因為使用V_1.5烘了不少,一方面要觀察水洗機的清潔周期,一方面則是思考烘豆機集塵問題。 V_1.5 設計上仍採用簡易的減壓落下集塵,相較於旋風集塵桶的優秀集塵效果來說,減壓落下集塵的方式就顯得比較不足,仍會有許多銀皮被抽風排出的狀況,這類的設計目前仍有一...
SOLIDER TSAI
2024年5月27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烘焙咖啡的經驗累積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學習烘焙咖啡豆,更需要的是大量的烘焙經驗。 會有這樣的認知,是從自己開始製作烘豆機,因為開始自己製作烘豆機,對於烘焙的原理與機械結構上的深入了解,累積起來的一些少許的經驗,讓我在烘焙上能稍微提出一些自己的歸納與淺見。...
SOLIDER TSAI
2024年5月25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側火的另一方面
DIY010也算是在我製作烘豆機的時間裡占了不少部分的機種,除了標新立異的側火排,實際在烘焙的操作上也算是有很多意外之處。 當時設計側火主要針對直火烘焙桶,因為採用側火可以避免過多掉落的銀皮燒焦;然而果真是如此嗎? 上圖是DIY010側火熱風路徑,霧狀區是銀皮掉落的位置、藍...
SOLIDER TSAI
2024年5月20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V_1.5在烘豆機歷史上的一個節點_4
V_系列的全熱風機,也僅是拾人牙慧,設計上多做了一些細節上的改善外,小型化才是重點。從現在的角度去思考整體設計與烘焙量,對於大量烘焙的工廠來說,15kg 以上才是基本量的話,對於風味的考量就與現在的少量烘焙的精品咖啡有些區別了。...
SOLIDER TSAI
2024年5月17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V_1.5在烘豆機歷史上的一個節點_3
在重新安裝了變頻抽風系統後,就決定了V_1.5與後續的機種的抽風都改為變頻抽風。 採用的抽風系統主要是:1. 偵測風管內的負壓→回傳PID2. PID根據SV設定值輸出電壓控制抽風馬達 這樣的好處是抽風的壓力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況,所謂相對穩定的抽風狀況是微調抽風馬達的轉速來影...
SOLIDER TSAI
2024年5月3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V_1.5在烘豆機歷史上的一個節點_2
目前噴火龍形式的烘豆機遇到的問題通常是銀皮燃燒。半熱風烘豆機因為烘焙桶內壁無開孔加上有足夠的抽壓,因此銀皮可以有效的靠旋風集塵桶收集;噴火龍的形式卻是必須粉碎銀皮直至足夠通過烘焙桶壁的孔洞,在生豆量不足的狀況下,無法依靠生豆壓碎前一鍋的銀皮,烘焙桶內就會累積大量的銀皮,在下...
SOLIDER TSAI
2024年4月24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V_1.5在烘豆機歷史上的一個節點
接觸到俗稱 "噴火龍"的義大利烘豆機大概約10年前,當時在搜尋烘豆機時偶然發現,僅是幾張老照片,在貨車後的拖車上的噴火龍的尾管冒著巨大濃煙的照片令人印象深刻。後來因緣際會維修到噴火龍也就是近幾年的事情,也算是有個緣分了。...
SOLIDER TSAI
2024年4月22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烘焙前脫水階段的一個難題
先把咖啡烘焙的一爆前分為四個階段:A:入豆→回溫點→100°CB:100°C→130°CC:130°C→150°CD:150°C→一爆前 通常會認為A、B、C是脫水的階段,甚至也會有人認為A、B、C、D都是脫水的階段( 反正進入一爆前都算脫水?)。...
SOLIDER TSAI
2024年3月22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DIY_017_Manual
編號:DIY017,這台烘豆機原本為側火系列的 2~3公斤級距的規格,當時一開始設計側火烘豆機,就是以 7kg以下的方向去討論的,而目前為止,已經在銷售的DIY010(1.5kg)、DIY015(7kg),就編號來說,先設計了DIY015才重新設計DIY017(3kg)。...
SOLIDER TSAI
2024年3月21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名古屋放風_1: Dia Coffee ダイヤコーヒー
在經歷了前三天的家族活動後,早上有點時間可以去附近的自家焙煎咖啡店喝杯咖啡。 Dia Coffee ダイヤコーヒー 店門口一景,兩根排煙管很搶眼。 門口的排煙管直接拉到樓頂,排煙並沒有經過處理。 早餐的吐司套餐是當地特色,500日圓一杯咖啡與小倉紅豆加一片烤奶油厚片吐司,很...
SOLIDER TSAI
2024年2月23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DIY010_直火_日曬烘焙建議
這是提供給使用DIY010直火烘豆機的建議烘焙模式,對應的生豆是衣索比亞的日曬豆,原則上烘焙節奏大概是9分左右一爆,發展約8%左右。以高海拔的衣索比亞日曬豆通常會遇到的問題是:1. 海拔高、豆體小→烘焙時間不宜過長2. 發酵程度高→酸度低,要保留酸值就不宜發展過度3....
SOLIDER TSAI
2024年1月5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雙層鍋的越來越多心得_A
我在操作雙層鍋的幾個重點。 1. 由於雙層的構造,內鍋溫度會持續的升高,維持每鍋烘焙時內鍋溫度不要過高是操作上的重點。蓄熱並非來自於鍋體本身,而是雙層鍋中間的空氣層溫度過高,造成內鍋的熱散失降低,反應出的是內鍋溫度的升降遲緩。 2....
SOLIDER TSAI
2023年9月24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烘焙曲線記錄軟體Artisan_2023_09
在烘焙咖啡的小眾裡,Artisan 這套軟體被大家廣泛的使用。 烘豆機廠商也開始注意到採用這套軟體的玩家越來越多,於是後續的烘豆機大多都能支援Artisan軟體的曲線紀錄。 Artisan這套軟體的優點在於"免費",以開源軟體的方式提供使用,但也積極希望使用者多少能提供捐助...
SOLIDER TSAI
2023年9月4日讀畢需時 5 分鐘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