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廢言_關於烘焙的流程,從橡膠態玻璃態思考。
先從生豆吸熱的本質來討論,有兩個原則: 1.生豆的吸熱最有效率的階段是150°C前。因為生豆溫度低,烘豆機給予的高溫相對於低溫的生豆,溫差最大,所以熱能的轉移最有效率。 2.生豆轉白後,形成所謂的橡膠態,這階段由於橡膠態的特性,熱量的移動變緩慢→RoR自然降低。 ...
SOLIDER TSAI
9月17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烘豆機保溫
討論到烘豆機保溫。 烘豆機通常會有一層保溫,從內到外分別是烘焙桶→內隔板→保溫棉→外飾板。 保溫層有厚有薄,影響的是烘焙時散熱的速度,越厚散熱越慢。 外飾板的溫度來自於烘豆機前後面板的傳導熱,所以前後面板的厚度影響烘豆時的保溫,尤其是正面板,正面板越厚,保溫越好。...
SOLIDER TSAI
9月17日讀畢需時 5 分鐘
混豆烘焙
混合生豆烘焙,目的主要是為了 1.對應特定的沖煮方式 2.穩定風味 3.降低成本 烘焙上常出現的問題是,生豆的大小含水量不均,如何調整烘焙手法來達成上述目的? 1.對應特定的沖煮方式→確認大概的烘焙度 2.穩定風味→微調烘焙度 3.降低成本→選擇穩定的供貨來源...
SOLIDER TSAI
9月10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自問自答
1.我想要嘗試烘焙咖啡豆,可以從哪個方向下手? A:剛開始烘焙咖啡,初階可以從手網烘焙入手,手網可以直接購買市面上的產品,也可以到五金行購買不鏽鋼網使用。相關的訊息與教學: 手網烘焙的一些狀況 而進階就是使用烘豆機,最好能以具備風門的機種優先,因為烘豆機使用風門可以控制咖啡...
SOLIDER TSAI
7月26日讀畢需時 6 分鐘
烘焙桶尺寸的迷思~~
昨天一個客戶來找我玩烘豆機,炭焙。 玩炭火烘焙有很多原因,其中最主要一個原因就是,好玩! 使用DIY002,然後先倒了近800g的生豆下去烘,烘起來很漂亮,瓜地馬拉的豆子,有幾顆豆子有部分燒焦的現象,應該是炭加太多,離烘焙桶近。...
SOLIDER TSAI
7月26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香氣與甘味之間的一些看法
要過年了,工廠一樣很忙碌,總是要等到年前幾天才要下訂單的客戶們,在業務身上下不了訂單就去煩老闆,然後生產線上一直插單,結果就是原本的訂單作不出來,然後業務得罪客戶,老闆更火大............可怕的惡性循環。 這種狀況一般體現在中小企業的業務面上,老闆急迫的需要訂單,...
SOLIDER TSAI
7月26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風門的作用與測定
有人問這個問題,真不知道要從哪裡開始回答? 首先先來談談風門的發展,就我個人的角度來討論;以烘豆機而言,風門的發展是有必然性的,由於歐美於18、19世紀開始發展的咖啡烘焙設備主要以數十公斤甚至上百公斤等級的烘豆機,當時為了因應大量的咖啡需求,能穩定烘焙並烘熟,不容易損壞為原...
SOLIDER TSAI
7月26日讀畢需時 5 分鐘
電熱與瓦斯的一些看法.......(續)
大概聊一下電熱與瓦斯火源的一些操作上的狀況,另外來提一下個人認為的優缺點。 電熱管的部份最大的優點就是安全、體積小、還有較乾燥的熱風。因為瓦斯燃燒後會產生水,普遍使用瓦斯火源的烘豆機需要較強的抽風機,一部份為了有足夠的氧氣讓瓦斯充分燃燒,一部分也是要避免產生的水氣影響到烘焙...
SOLIDER TSAI
7月26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電熱與瓦斯之間的一些看法.......
曾經在嘉義擺攤時,一位網友攜家帶眷的來找我聊天。 其實很多人會來找我聊天,通常我都記不太起來對方的姓名等,但是許多人來了,又走了,至於經過我這裡時,交談了些什麼或是得到又或是失去什麼,我是不清楚的。 有人問,我就會嘗試的去解題。大概從小就得不斷的解決問題,解決自己的、解決別...
SOLIDER TSAI
7月26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電熱與瓦斯的差異
碎碎念念。 電熱與瓦斯主要的差異點(個人認為)有二,一是熱源的加熱速率,二是熱風的水分含量。 根據之前自製電熱烘豆機的經驗與觀察義大利製的 Solar automatic shop roaste r 。 電熱普遍遇到的問題是加熱曲線的遲緩:...
SOLIDER TSAI
7月26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關於烘焙桶的形式,個人的看法.....
這裡對於DIY003的問卷中,烘焙桶型式的一些解釋,這些看法不一定正確,為個人設計時的主要想法。 1.半熱風鍋:這裡所謂的半熱風鍋,以火焰(家用瓦斯爐小火)的最高點距離桶身還有5cm的距離為設定來敘述,由於不鏽鋼鍋表面無孔洞,接觸熱源後維持在鍋體的溫度較高,所以接觸熱較高。...
SOLIDER TSAI
7月26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手網烘焙的一些狀況
很久沒有手網烘焙,想說可以做些心得分享,所以先複習一下,再看看要怎麼歸納重點。 手網作為烘焙入門來說也是近幾年的事,不過台灣製造的烘豆機越來越多,似乎使用的人口變得較少了? 手網的烘焙方式大多數人都是從田口護寫的咖啡大全中得到的,而咖啡大全中所表示的烘焙方式相當的容易入門,...
SOLIDER TSAI
7月26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火力調整的一個討論。
這裡要討論的火力調整並不是指烘焙時火力調整的節奏感,而是單純討論在機械設計上的火排燃燒效率與火力調整之間的關連。 前段時間有一個專門做義式比薩烤爐相關的專業人士來聊天,聊到烘豆機上的火排是以微壓錶調整瓦斯壓力還是調整火力大小?...
SOLIDER TSAI
7月26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慢烘
慢烘相較於快烘,所以是慢烘? 就我個人的看法來說,各種烘焙的技法是基於當地市場的需求與設備上的限制所開發出來的,一般常見的日式慢烘真的是日本才有的嗎? 先不論日式慢烘是不是真的是 "日式",日本的烘焙方式也是花樣百出,但能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咖啡豆品牌,各自有對咖啡烘焙的...
SOLIDER TSAI
7月26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爐溫在烘焙時的一些含義....
爐溫的位置在畫面中的連座軸承左上方,有開一個小孔。 請注意爐溫的位置大多沒有接觸到咖啡豆,主要影響爐溫的溫度是烘豆機的正面板與烘焙桶內的空氣。 爐溫在半熱風與直火烘焙桶內的作用,我個人認為可以直接的表現出,火力在半熱風與直火烘焙桶的作用上的差異。...
SOLIDER TSAI
7月26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聊到如今的烘焙發展
最早接觸烘豆機時,對所謂的熱風機原本有點想法,但實際製作出電熱的半熱風烘豆機時,才發覺電熱與瓦斯燃燒加熱本質上的不同之處。而學習半熱風烘焙的過程中,更多是在揣摩烘焙桶在加熱過程中的傳導熱的升降,也因此對於各種品牌的烘豆機在傳導熱上的使用與調整有一些看法。但這些看法則因為烘焙...
SOLIDER TSAI
2月24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風量的討論
最近看了Probat的P5的資料,除了冷卻與烘焙的排風各自獨立外,其烘焙的排風出風口直徑是80mm,對照常用的出風口規格是3",而風量為110 m³/h。 台灣風機廠商大多以CFM為單位,110 m³/h 換算CFM約為65 P5 的排風資料 單位換算...
SOLIDER TSAI
2月7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直火與半熱風
直火好還是半熱風好,大概都是一直爭論不休的問題。 直火的香氣被認為超過半熱風,但是銀皮燃燒問題與穩定性一直是被詬病的部份。而半熱風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但真的是如此嗎?也有人認為半熱風也能做出直火烘焙的風味,反過來說,直火也能做出半熱風的特色?...
SOLIDER TSAI
1月18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熱風比例與烘焙時間
烘豆機的熱風比例越高,對應的烘焙時間是否越短? 這牽扯到另一個論述:烘焙時間的多寡對應風味的多寡? 較常見的說法是烘焙時間越長,風味的消減越多,於是較短的烘焙時間能保留較多的風味。 但是烘焙時間越短越好嗎? 我曾經做過測試,4:30的烘焙時間達到二爆初,但是這樣的烘焙結果會...
SOLIDER TSAI
2024年12月6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烘焙咖啡的經驗累積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學習烘焙咖啡豆,更需要的是大量的烘焙經驗。 會有這樣的認知,是從自己開始製作烘豆機,因為開始自己製作烘豆機,對於烘焙的原理與機械結構上的深入了解,累積起來的一些少許的經驗,讓我在烘焙上能稍微提出一些自己的歸納與淺見。...
SOLIDER TSAI
2024年5月25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