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烘焙手法的大致分類
談到烘焙手法,其實流派很多,大多數烘豆的人,主要會依照最早採用的的烘焙手法去延伸。 一開始烘豆,如果是自學的話,容易受到眾多繁雜資訊的影響,每種說法好像都對也都不對,主要的原因當然是: 一、機器的不同 二、對烘焙的認知不同...
SOLIDER TSAI
2023年8月22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2023_不插電烘豆交流賽
2023/08/13,以個人名義在嘉義市舉辦了"時代盃不插電烘豆交流賽"。 地點位於嘉義市救國團終身學習中心的一樓中堂。感謝嘉義市救國團的支持! 當天活動從上午8:30開始到下午4點結束,感謝參加的選手們與熱情的觀眾,活動在愉快的氣氛中完整結束。 本活動全仰賴FYF...
SOLIDER TSAI
2023年8月15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2023_問答_1
2023年的問答: 首先,先確認抽風的強度,其實直火因為烘焙桶的入風孔面積大於抽風的排風口,相較於半熱風烘焙桶的入風孔面積幾近抽風的排風口面積,最大的不同是抽風壓力的強度顯示。 以直火來說,抽風的壓力需要大於半熱風桶甚多,才能維持相對的抽風壓力數值。...
SOLIDER TSAI
2023年7月20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曲線紀錄的想法
烘焙咖啡過程中採用曲線紀錄軟體(Artisan)已經是近代學習烘焙的標準配備了。 曲線紀錄主要以豆溫(BT)、環境溫度(ET)為主,並在烘焙過程中顯示豆溫與環境溫度的RoR(每分鐘升溫),軟體記錄並顯示曲線的確協助很多烘豆師穩定咖啡的品質,尤其是大量重複性的烘焙。可以有效的...
SOLIDER TSAI
2023年6月11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全熱風的風門
相較於半熱風烘豆機的風門主要用來排煙與收集銀皮的同時,也可以藉由風門調整烘焙過程中生豆吸熱來源的比例與效率;全熱風烘豆機的風門使用上的差異? 風門大概是烘豆機裡最大哉問的部分,因為藉由抽風機排煙收集銀皮的主要功能被提出後,利用調整風門的方式來微調烘焙過程中抽風的效率一直是主...
SOLIDER TSAI
2023年6月5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V系列的熱風動線
V系列的全熱風,在設計上對於烘焙的優點來說有不少,當然也有缺點,缺點當然是銀皮的問題,其實這一點在工業上都有很好的改善了,但是大品牌的規格來說動輒數十公斤的烘焙量對於一般的玩家或是店家來說,真的是過大了! 我個人的設計還是傾向機械式的控制居多,畢竟比較好修理,對於烘豆者能介...
SOLIDER TSAI
2023年5月30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影響入豆溫的因素
通常半熱風烘豆機的入豆溫都會位於正面板的中心偏左下角或偏右下角,端看烘焙桶的旋轉方向,烘焙桶順時針轉動時,生豆會聚集於正面板的左邊,所以溫度針會設置在正面板的中心偏左下角:反之亦然。 溫度針的選用來說,一般採用K-Type規格,價格便宜的同時,K-Type的量測值為...
SOLIDER TSAI
2023年5月5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風量與空燃比
製作全熱風烘豆機後,有趣的事情是重新討論總風量與空燃比的問題。 之前有試著討論烘焙過程中的總抽風量的角度,利用總風量的概念來試著操作風門。而採用全熱風機時,總風量會多於實際烘焙需求的風量,因為大多的全熱風機 ( 浮風式、流床式)...
SOLIDER TSAI
2023年4月12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烘焙曲線與手法之間~~
自從Artisan被大量使用在烘焙咖啡的溫度紀錄上時,溫度累積所繪製的曲線圖就變得可以被討論了。 這是什麼道理呢?因為利用網路之間討論烘焙咖啡通常會因為無法喝到對方的咖啡而有更多無法討論的基礎,至少曲線雙方都能看得到,喝不到、看個曲線一起聊聊總是不錯的。...
SOLIDER TSAI
2023年4月5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全熱風與半熱風的一些看法
全熱風與半熱風在市場上,全熱風的烘豆機主要以整廠設備為主,屬於工業生產線上的一環;半熱風烘豆機則是涵蓋了小型到大型之間所有範圍。 全熱風 (流床式、浮風式)由於基礎風量與熱源,做大烘焙量的烘豆機比較有效率,相較於半熱風烘豆機在大型烘焙量上的複雜機械結構,無論是維修還是保養都...
SOLIDER TSAI
2023年4月3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全熱風的一些心得
以瓦斯為火源的小型化全熱風烘豆機,原始的構想來自於義大利的噴火龍烘豆機,利用直火烘焙桶攪拌生豆,抽風形成桶內的負壓,吸入烘焙桶外的火源與混合的高溫空氣,就我個人的看法來說,這是屬於低流量的全熱風系統,相較於傳統的流床式或是浮風式的全熱風烘焙。...
SOLIDER TSAI
2023年3月20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新世代的烘豆節奏與舊世代的差異?
烘焙好的咖啡豆終究是讓人品嘗的! 我還記得國中時期,外燴喜宴開始出現了生魚片冷盤,當時我覺得魚肉沒煮熟怎麼能吃?在好奇心下試著嘗了一口,說真的心理壓力大於實際入口的美味,是說那年紀的小孩都沒吃過生魚片的前提下,最好是能吃得出美味與否。...
SOLIDER TSAI
2023年3月12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杯測的一些想法
早期我對杯測主要抱持著有機會就測,沒機會就算了的心態。 主因是能挑的豆子並不多,既然能挑的不多,重點就會放在烘焙上的調整。 但是現在的生豆種類真的是太多,也許是市場上因應消費者的需求本來就有這麼多種,現在才陸陸續續進入台灣市場;或是被台灣進口商要求要多一點種類?這點不得而知...
SOLIDER TSAI
2023年3月9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V_系列的全熱風烘豆機
V_系列全熱風烘豆機 早在蒐集烘豆機設計的資料中,對於義大利的烘豆機頗有著墨,後來台灣有數台這類型的古董烘豆機,因緣際會也經手維修過,對於當時能開發出的全熱風烘豆機有一定的了解。 下列是該古董烘豆機的介紹與一些保養的部分:...
SOLIDER TSAI
2023年2月22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相對穩定的烘豆機型式
最近上課提到風門置中的調整問題。 傳統的滾筒式烘豆機是市面上最常見的,主要採用半開放式的燃燒室設計搭配機械風門。如下圖,這種半開放式的燃燒室較常見到的是空氣進入燃燒室的孔洞較多,大多位於火排的側面,當利用關小機械風門減少抽風,高溫造成烘焙桶內的壓力過大,進入燃燒室內的空氣就...
SOLIDER TSAI
2022年12月5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2022國際咖啡展的場外活動
也許是發佈消息的管道不多,或是沒有投注廣告費?實際上依靠FB或是相關的管道發佈,大概會注意到的就只有原本就有在注意的人。 一開始也就抱著湊湊咖啡展的熱鬧,地點選在內湖的 咖啡小劇場 ,與 昇品咖啡 合作展示生豆與烘豆機試烘焙。...
SOLIDER TSAI
2022年11月22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Artisan 設定_常見的狀況_001
感謝大甲的客戶提供! Artisan 安裝後,大多數人會採用繁體中文的介面,但在顯示上都會有一些無法顯示的字,通常會以空格或是方格顯示,關於這個部分,可在軟體上方的工具列→配置→曲線→介面,裡面有一個"外觀"欄位,將字體改為後面為 TW的字體即可完整顯示。 如下圖↓...
SOLIDER TSAI
2022年11月8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2022年的台灣國際咖啡展的想法
往年都會參加的台灣國際咖啡展,2022年是沒有參加的。 已往都是自己一個人佈展,也會有朋友來幫忙站台與撤展,但是幾次下來的感覺,除了跟很多老客戶見個面外,其實也是做為推廣行銷烘豆機的一個很重要的場合。 但是每次參展,都會搞到體力不支的狀況,一方面是精神比較亢奮,另一方面也是...
SOLIDER TSAI
2022年11月7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雙層鍋的心得與想法_2
繼續做個紀錄。 看待雙層鍋的角度,基本上也沒啥角度可言,畢竟大多數烘豆機做出來是什麼樣子就是什麼樣子,熟悉了之後,也沒必要過多的要求。畢竟家用房車的極限就在那,沒改機之前,也無從知道改機後的極限在哪? 對於雙層鍋,從烘豆師的角度來看的話,有效的雙層鍋應該具備的優點: 1....
SOLIDER TSAI
2022年9月28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雙層鍋的心得與想法_1
最早發現雙層鍋是來自於網路上搜尋到的120公斤烘豆機改裝的圖檔,當時只注重雙層鍋的內外鍋沒有發現到另一個更重要的問題:烘焙桶後方的孔洞。 設計DIY015_V3的過程中,一開始當然是以雙層鍋為主,但是雙層鍋的優點在較小的烘豆機上是可以掩蓋缺點的,先討論一般對於雙層鍋的優點,...
SOLIDER TSAI
2022年9月28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