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焙計畫的訂定SOLIDER TSAI2022年9月7日讀畢需時 1 分鐘一開始建立烘焙計畫,通常是先熟悉機器為主,在初期的手忙腳亂後,熟悉機器操作的第一步後,建立對於烘豆機的效能的概念,接著就是熟悉生豆在烘焙過程中的變化,接下來才能討論烘焙過程的改善從而建立所謂的手法。烘焙計畫的訂定,是我在社大上課時由學生所記錄的,可以參考看看:烘焙紀錄表.pdf下載 PDF • 60KB
廢言_關於烘焙的流程,從橡膠態玻璃態思考。先從生豆吸熱的本質來討論,有兩個原則: 1.生豆的吸熱最有效率的階段是150°C前。因為生豆溫度低,烘豆機給予的高溫相對於低溫的生豆,溫差最大,所以熱能的轉移最有效率。 2.生豆轉白後,形成所謂的橡膠態,這階段由於橡膠態的特性,熱量的移動變緩慢→RoR自然降低。 ...
烘豆機保溫討論到烘豆機保溫。 烘豆機通常會有一層保溫,從內到外分別是烘焙桶→內隔板→保溫棉→外飾板。 保溫層有厚有薄,影響的是烘焙時散熱的速度,越厚散熱越慢。 外飾板的溫度來自於烘豆機前後面板的傳導熱,所以前後面板的厚度影響烘豆時的保溫,尤其是正面板,正面板越厚,保溫越好。...
混豆烘焙混合生豆烘焙,目的主要是為了 1.對應特定的沖煮方式 2.穩定風味 3.降低成本 烘焙上常出現的問題是,生豆的大小含水量不均,如何調整烘焙手法來達成上述目的? 1.對應特定的沖煮方式→確認大概的烘焙度 2.穩定風味→微調烘焙度 3.降低成本→選擇穩定的供貨來源...
留言